有一种磁性材料即使不需要外部磁场和电流的供给就能长久的保持强大的磁力,这就是钕铁硼磁铁.当然还有铁氧体磁铁、钐钴磁铁等.了解下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产品和使用环境来选择合适的磁铁产品.
这些强力磁铁,根据材质的差异有各自突出的特征,有优点的同时也有缺点,一种材料绝对满足不了所有的环境下使用.在钕磁铁的特点看,例如,磁力的强度非常的强,但是容易生锈.钐钴磁铁的磁力强度,耐热性非常好,不过,这种材料比较脆弱,不耐冲击.
请根据不同种类材质的特点,结合实际产品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强力磁铁.
正常标准的产品是一个单一磁化方向.否则,需要大量的磁化线圈专门生产不同的磁极.
相同尺寸和外观的磁铁,可能是两个不相同 N 和 S 磁极.磁极是材料在制造过程中,采用磁化线圈调整而形成客户所需磁化方向.请参阅更多着磁方向是否适合你的要求,注意磁极的差异.
把单位面积通过磁力线的束数的数量称为所谓磁通量.请参考这里SI单位/CGS单位对照换算.
产品化的磁铁加工后,如果需要测量这个表面的磁通量,可用高斯仪表等的测量工具来测量他们的磁通量.由于制造工厂,测量设备,测量环境条件,预测计算方式不同,按照业界统一的标准,测出来的磁通量也是有一定的误差的.即使是同样的材质和形状的产品,每家工厂测试出来的数值也会有些误差.测试出来的数值仅供参考.
关于吸附强度和磁通量的关系请参考下面章节.
吸附强度和磁通密度不成比例.
吸附面的面积越大则吸附能力越强.
N35 | φ100mm×10mm | φ10mm×100mm |
---|---|---|
磁通量 | 117mT | 546mT |
吸附强度 | 50kg | 4.2kg |
吸附强度和磁通密度不成比例.
厚度越厚,单位面积的磁通量就越大.
N35 | φ100×10mm | φ10×1mm | φ10×10mm | φ10×100mm |
---|---|---|---|---|
磁通量 | 117mT | 113mT | 488mT | 546mT |
吸附能力 | 50kg | 0.5kg | 3.4kg | 4.2kg |
耐高温标准80℃ | 60℃ | 60℃ | 105℃ | 150℃ |
最大磁能积 BH-max |
设置表面积・吸附能力Kgf | |||||
---|---|---|---|---|---|---|
窄 | → | → | → | 宽 | ||
磁化方向 ・ 剩余磁通密度 Br 磁场强度 H |
薄 | 1 | 2 | 3 | 4 | 5 |
↓ | 2 | 3 | 4 | 5 | 6 | |
↓ | 3 | 4 | 5 | 6 | 4 | |
↓ | 4 | 5 | 6 | 7 | 8 | |
厚 | 5 | 6 | 7 | 8 | 9 |
钕铁硼磁铁的磁力强弱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每上升1℃,相应的磁力就会减弱,冷却后,大部分可以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这是可逆的.如果温度达到居里温度,磁体内部分子剧烈运动,出现退磁的情况,这是不可逆的.
根据磁铁的尺寸(形状·厚度)的热渗透性不同,同样材质的材料,磁化方向上如果比较厚则耐热比较高,如果薄耐热则相对低.下面的示例标识的耐热温度是材质特性上的参考数值,跟进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N35 | φ10mm×1mm | φ10mm×10mm |
---|---|---|
标准耐热80℃ | 60℃ | 105℃ |
项目 | 钕 | 耐高温钕 | 钐 | 铁氧体 | 铝镍钴 |
---|---|---|---|---|---|
耐热工作温度上限 | 80℃ | 150℃ | 200℃ | 300℃ | 400℃ |
居里温度 | 310℃ | 340~400℃ | 710℃ | 450~460℃ | 850℃ |
温度系数 Br/℃ | ±0.12% | ±0.09% | ±0.035% | - | - |
关于稀土钕铁硼磁铁的表面处理,根据不同的需求,通常是用镀锌,镀镍来处理.新磁公司独特的环氧树脂防腐涂料技术与电镀工艺相结合,可以显著的提高磁铁的防腐性能,如果你有特殊表面处理 需求,请选择我们.
![]() |
新磁公司 | S 公司 | H 公司 | 新磁公司 | J 公司 | 新磁公司 |
---|---|---|---|---|---|---|
特殊 环氧树脂 H500-A |
一般 环氧树脂 |
汽车用 防锈底漆 Zn |
特殊 环氧树脂 H500-B |
一般 环氧树脂 |
NiCuNi 3层电镀 镍-铜-镍 |
|
开始前 | ![]() |
|||||
72小时后 | ![]() |
|||||
312小时后 | ![]() |
|||||
504小时后 | ![]() |
盐雾试验:37-39度・5%NaCl・PH6.5-7.0・1.5ml/Hr
PCT(高速加压老化测试): 120度, 2atm, 100%RH, 12Hr.
项目 | 参考特征值 | 弱 | ← | → | 强 |
---|---|---|---|---|---|
磁力 | 剩余磁通密度・磁能积 | 铁素体 | 铝镍钴 | 钐 | 钕 |
反复操作吸附能力 | 矫顽力・内禀矫顽力 | 铝镍钴 | 铁素体 | 钐 | 钕 |
硬度 | - | 钐 | 铁素体 | 钕 | 铝镍钴 |
防锈和防腐蚀 | - | 钕 | 铝镍钴 | 钐 | 铁素体 |
高温稳定性 | 居里温度・使用温度 | 钕 | 钐 | 铁素体 | 铝镍钴 |
项目 | 单位 | 钕 | 耐高温钕 | 钐 | 铁素体 | 铝镍钴 |
---|---|---|---|---|---|---|
剩余磁通密度 | T | 1.26以上 | 1.23以上 | 1.03以上 | 0.385 | 1.25以上 |
矫顽力bHC | KA/m | 859以上 | 923以上 | 640以上 | 230以上 | 47.7以上 |
内禀矫顽力jHC | KA/m | 955以上 | 1592以上 | 1190以上 | 235以上 | 47.7以上 |
最大磁能积 | 焦耳/m3 | 260以上 | 287以上 | 140以上 | 27.9以上 | 38.2以上 |
密度 | g/cm3 | 7.3~7.5 | 7.3~7.5 | 8.3 | 4.8~5.0 | 7.3~7.4 |
工作耐熱温度上限 | ℃ | 80 | 150 | 200 | 300 | 400 |
居里温度 | ℃ | 310 | 340~400 | 710 | 450~460 | 850 |
维氏硬度 | HV | 500~600 | 500~600 | 600 | 480~580 | 650 |